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技术探讨


1 概述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天麻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和保健作用,深受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具有八种药理作用:

(1)抗惊厥作用(anticonvulsant):临床研究表明,天麻具有修复脑神经微血管功能的作用,从而有效治疗因惊厥引起的脑血管损伤。它还具有解痉作用。天麻是治疗肝经平息的重要药物。凡是肝风内动引起的头晕、惊风、惊风、痛风等病症,天麻均可治疗。

(2)镇静作用:正常成人服用天麻素或天麻素苷元后会出现嗜睡。天麻可改善睡眠,治疗神经衰弱,对脑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抗疲劳,抑制兴奋。

(3)镇痛作用:天麻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4)抗风湿:天麻平肝息风、祛风通络。

(5)抗衰老:天麻具有抗衰老、治疗老年性痴呆、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等作用。天麻益肝明目,可明目。

(6)抗缺血缺氧作用:经常食用天麻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7)保护脑神经:天麻素能显着减少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和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显着抑制缺血缺氧和谷氨酸缺乏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

(8)心血管保护:天麻对心脏有保护作用,降低血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强动脉血流的惯性,使心率减慢。

天麻的八大功能可以概括为“三镇、三防腐、二保护”。

天麻是药食两用的植物。我国人民自古就将天麻列为滋补上品。随着天麻作为食品原料的推广和普及,天麻将作为一道美味佳肴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据专家预测,真菌类食物和药食两用植物在人类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因此,天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笔者从事天麻生产和研究近30年,对天麻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在天麻杂交育种、天麻两品系选育、天麻栽培技术创新、天麻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在天麻产业创新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为天麻产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天麻产业化栽培技术,主要条件是利用现代科技产业化流水线生产蜜环菌包装,实现蜜环菌包装原料的科学配方,大大提高天麻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通过科学育种和科学选择栽培基质,提高天麻的食用品质。优良的口感和外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味佳肴,在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同时获得市场效益。

作者愿与同仁及天麻产业爱好者分享本人数十年心血和巨额投入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天麻产业化栽培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期迅速壮大产业,造福人类。

二、技术背景及技术特点

天麻的人工栽培始于70年代。迄今为止,天麻都是用原木和棍棒栽培的。有人尝试用人工木耳棒代替部分原木棒栽培天麻,但由于产量高、成本低,不具有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麻人工木耳棒栽培技术。也有人尝试在工厂里种植天麻,但还是用原木和棍子来栽培天麻,因为天麻栽培后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栽培时间,导致成本高与传统地面栽培相比,工业化或三维栽培。效益越高越低,所以天麻的工厂化种植有了自己的名字,证明了用传统技术是不可能实现工厂化种植的。

2021年与湖北中医药大学、五峰县农科院组成专家团队。在五峰县政府的直接组织和资助下,我们将在五峰县仁和坪镇进行天麻栽培新技术试验。 2021年1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世林率领的专家组进行了现场发掘验收。产量测试结果显示,测试项目平均每平方米产量为12.86千克/平方米,单重0.55千克。产量达到预期,天麻栽培圆满成功。湖北省五峰县天麻栽培试验的成功,开启了天麻产业的新纪元,宣告了传统原木栽培方式的终结,标志着天麻产业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跨越的开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天麻栽培技术是利用工厂化生产线生产蜜环菌包装代替原木条,辅以少量细枝条栽培天麻。天麻工厂化生产以天麻栽培技术为基础,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智能化管理,在大棚内进行一年一度的天麻立体栽培。

与传统方法相比,天麻产业化栽培具有以下特点:

(1)单位面积产量比传统方法提高十倍以上。传统栽培方式以平方米计算产量,新技术以立方米计算产量。

(2)生产周期缩短为3个月至100天,一年可生产3季以上。 (传统做法是第一年或提前半年培育菌类(木棍),第二年春天播种,第二年冬天收获。)

(3)用现代流水线生产蜜环菌棒代替原木棒。由于菌棒机械化生产效率高,大大降低了成本。

(4)经过科学配比,木耳条营养充足,生产出的天麻个大肥厚,洁白美观,无泥土气味,产品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生产线标准化,蘑菇棒品质稳定,产量高。

(5)传统栽培的天麻以药用为主。采用该技术栽培的天麻,通过改良品种和改变培养基,改善了天麻的口感,使其成为一种食品类食材,称为天麻或植物性天麻。

(6)采用该技术可提高天麻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降低天麻的市场价格,使之成为一种常用的粮食原料和新型粮食作物。

(7)本技术无土无沙工厂化生产天麻。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无农药、重金属等污染源,使天麻成为一种既安全又卫生的新型健康食品。

品。

(8)本技术栽培天麻不用原木,只用少量的杂灌树枝条,且要求树枝直径在5cm以下,过粗反而无益,因此,这在客观上限制了砍伐树木。而清理林下杂灌,对森林会起到保护、修复和抚育的作用。

(9)传统栽培方式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不能重茬,土地使用一次需要间歇5年以上。本技术不用土不用沙,只用农林下脚料,如用稻壳、木屑或机质土、树叶等做填充物,这些东西被用过之后,还可用作有机肥料还田,一举两得。厂房设施可反复使用,周年生产。

(10)本技术完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温度、湿度、通气等要素全部采用智能化装置来解决。管理精准,节约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质的飞跃。

(11)原木木棒栽培天麻,需要用土、沙等覆盖,使其保湿保温并防止杂菌滋生,而代料栽培天麻技术由于直接用蜜环菌包取代木棒,蜜环菌生长速度较快,一两周时间即可形成绝对优势全面覆盖。只要控制好水分,就不会滋生杂菌和霉菌。由于人工菌包营养和水分充足,天麻接菌快、接菌早,成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并且接上菌的天麻种分生能力极强,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使分生麻呈放射状生长,并且商品化程度高,增长潜力大,这是原木木棒栽培无法达到的效果。

(12)代料工厂化栽培天麻使用的辅料是树枝、木屑,经过高温处理达到杀青、杀菌、杀虫的“三杀”效果。栽培天麻不仅要求无菌无虫,而且由于杀青后的熟料更加有利于蜜环菌的分解和利用,可明显提高天麻的产量,比用生料栽培提高产量在20%以上。而传统方法栽培天麻,由于没有大量的蜜环菌优势,如果把原料经过高温处理,会感染霉菌造成栽培失败。

天麻工厂化生产模式是利用现代化设施条件和管理技术,进行温室立体栽培,根据设计产能,每日投料生产每日产出鲜天麻,以90至100天为生产周期,依次循环往复周年栽培天麻。温室根据产量需要设计大小,数量在90多个以上。温室结构与冷库结构相似,具备高效保温功能。温室采用智能化管理,温度、湿度和通气三大要素必须设计周全合理。栽培基质水分控制可采用管网微喷设施,每层箱面安装一根微喷管即可;环境湿度可用加湿器。天麻对氧气要求较高,蜜环菌和天麻旺盛生长期对氧气的最佳需求量为15%,需要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和通气供氧。二氧化碳浓度越低越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觉舒畅。设计日产量在10吨左右,温室面积大约60m2,设计栽培6层,每层45cm高度。温室高度应在300cm以上。可采用双层种植,每平方米设计产量为30公斤,每间温室实际种植面积360 m2,总产量10800公斤。

3.天麻代料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方法

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1 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工艺流程图

工厂化栽培天麻由三部分组成:车间种植、蜜环菌包生产、天麻种生产。

3.1天麻代料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一:车间种植

3.1.1备料

原材料:蜜环菌包、天麻种子、谷壳(或机质土、木屑、树叶等);

设备:塑料周转筐,钢架车,微喷管道,加湿器,制冷和升温设备,菇房环境控制设备(微电脑)等。

3.1.2原材料处理

(1)所用木屑为过筛的新鲜松、杉为主的木屑,谷壳为干燥的新鲜谷壳,否则生虫霉变的木屑和谷壳都要经过高温处理。高温处理方法:将原料充分预湿后装入培养架上送高压灭菌柜蒸汽灭菌,温度计插入料中心,待料中心温度100℃以上灭菌30min以上,或者在100℃开水里煮30min。

(2)杂木枝条必须新鲜,在播种前经过高温灭菌杀虫处理后,送入高压灭菌柜蒸汽100℃以上灭菌30min以上。干燥的杂木枝条需浸泡12h以上充分吸足水分,同样经过高温处理后使用。

(3)机质土为苔藓类腐植物,不需处理,清水泡湿后使用。

(4)新鲜干燥的谷壳,用清水浸泡1h后使用。

3.1.3播种

以钢架车加周转筐,谷壳填充料为例。谷壳含水量调至65%使用,筐底撒一层谷壳,厚2cm,筐四壁用四块薄膜从上至下搭盖,操作时暂用夹子固定,蜜环菌包切成两节长约10cm,筐底摆放6节,空隙处填放杂木枝条,填至菌包面平,播天麻种,每节菌包两头播一粒天麻种约10g重,种子要求大小均匀,小于10g的天麻种播两粒,靠紧菌包,撒一层谷壳,填满空隙,盖严菌包和天麻种表面,再摆放第二层菌包,空隙填满杂木枝条,播天麻种,盖谷壳,直至装满筐。

3.1.4上架

将播满种的筐依次上架,培养架每层架满5个周转筐,即2m长,65cm宽。一个培养架放置6层周转筐,共30筐。筐顶距上层架距10cm。

3.1.5定植

将培养架两只平行靠紧为一组,5组(可加减)连接为一排,每排之间留50cm空隙,以两组培养架的一层平面为单位覆盖一张化纤棉毯,棉毯宽度大于120cm,长度大于200cm,将表面盖严。棉毯先用水泡湿。筐顶安置一根微喷水带。

3.1.6生长管理

培养室温度调至15℃,然后3天升温1℃,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天麻种开始萌幼,蜜环菌包开始生长菌索。   

第二周后温度升至20℃,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蜜环菌索已和天麻种亲和并供给营养,天麻种分生出若干个白色小麻,一个月内新生麻开始膨大生长。第三周温度升至22℃,室温开始自然上升。第四周后室温上升明显,注意温度控制在22-24℃之间,每天通风一次(打开菇房控制电脑),第二个月新生麻已开始迅速膨大,每天观察温度和湿度及通风情况,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湿度保持在95-98%,检查筐内湿度,表面谷壳水分在60%以下时补水增湿,使之达到65%左右,每天打开微喷一次,保持棉毯湿润。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ppm以下,保持空气上下交换对流一天三次。第三个月,天麻进入膨大成型期,周转筐顶上涨至紧靠上层培养架。营养、水分、氧气消耗都进入高峰期,注意控制各项指标:空气湿度95-100%,室温保持在22-24℃,氧气含量达到15%左右,每天进行空气对流交换三次以上,保持棉毯湿润,保持谷壳含水量65%,保证空气清新。75天后,天麻进入成熟期,温度管理由高向低促使天麻积累营养,每天降温1℃,第85天温度降为12℃,保持至第90到100天之后采收。水分也由高向低控制,通过加大通气量降低水分,第75天填充物含水量降至50%,第80天降至40%,第85天降至30%,保持至采收。

管理要点为:

(1)切忌温度超高,保持室温不超过24℃,天麻健壮生长,不生病不腐烂。

(2)保持水分充足,谷壳、棉毯保持湿润,以免滋生杂菌。

(3)空气保持对流交换,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最低范围,保持氧气充足,空气清新。

3.1.7采收

天麻成熟后可将培养架移出培养室,取下周转筐翻转朝下倒出天麻,清理培养基物。

3.2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技术之二:天麻种子培育

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给天麻育种提出了新课题,不同于传统原木栽培,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具有以下特征和要求。

3.2.1天麻产品向药材市场和食材市场两条道分流

因为工厂化生产带来巨大的产量,天麻的药用市场太过狭窄了,必须大量进入食材市场。而药材市场要求的是天麻有效药用成分的含量,食材市场要求的是天麻的口感和营养。客观上要求天麻育种向两个方向发展。怎样去开拓数量庞大的食材市场?必须实行定向育种,培养出既高产又美味的食材天麻。

3.2.2食材天麻品种的选育

本人从全国各地多个天麻品种中定向组合出3个食材天麻品种。品种Ⅰ,用一个矮杆品种,其口感甜糯细腻,土腥味不重,与神农架或五峰乌杆天麻杂交得到新品种Ⅰ,既高产,又有甜、糯、面的天麻口感,是一个美味天麻品种;天麻品种Ⅱ,从云南引进一个高山红杆天麻,其特征,天麻块茎含水量低,仅次于乌麻或者与乌麻相等,口感甜、糯、面,土腥味极少,开花比普通天麻迟,在乌麻与红麻之间,果稀少,耐干旱,与神农架或五峰乌杆天麻杂交得到新品种Ⅱ,是一个理想的食材天麻品种。天麻品种Ⅲ,神农架或五峰乌杆天麻与秦巴山系绿杆天麻杂交,得出新品种Ⅲ,其特征是产高个大,丰满漂亮,商品性优良,口感甜、糯、稍面,无土腥味,也是一个优良的食材天麻品种。拿乌杆天麻与其它品种杂交,是因为乌杆天麻本为优质天麻,天麻有效成分含量高,水分低,口感好,营养好,缺点是产量低,抗逆性差。

3.2.3药用天麻品种选育

因为乌杆天麻天麻素含量较高,水分低,品质好,药效高,因此药用天麻也以乌杆做亲本,并且主要是做母本来选育药用天麻品种。本人采用云南绿杆天麻做父本,以神农架或五峰乌杆天麻做母本,得到药用天麻品种Ⅰ,其特征是产量高产、品质优,天麻素含量高,折干率与乌麻相近,抗逆性好;品种Ⅱ,用大别山绿杆天麻做父本,其特征是大别山绿杆天麻天麻素含量高,折干率稍高,抗逆性好,与乌麻杂交,得到药用天麻品种Ⅱ,既高产,又优质,抗逆性强,是适应性广的品种。品种Ⅲ,采用东北绿杆天麻与神农架或五峰乌杆天麻杂交,其特征是高产,质优,药性好,适应性广。为什么绿杆天麻做父本,乌杆天麻做母本,能选育出更优良品种呢?其一,绿杆和乌杆天麻杂交是远缘杂交优势高于红杆×乌杆,其二,云南绿杆天麻品质本就与乌杆天麻相近,形状也相似,因此与乌麻杂交后代优势更明显,商品性更好,产量更高,药性好;大别山绿杆天麻水分较轻,药性比秦巴山绿麻好,与乌麻杂交优势更明显,得出优良品种;而东北绿杆天麻折干率更高,形状稍差,与乌杆麻杂交后产量高,商品性和药用性也好。神农架乌杆天麻和五峰乌杆天麻是华中地区两个有代表性的乌杆天麻品种,其特征是天麻形态好,品相优,天麻素含量高,折干率高,而且口感好,多生长在海拔1600m以上高寒山区,神农架和五峰乌杆天麻质量不比云南小草坝乌麻差。乌杆天麻做母本,因为其遗传基因偏向于母本,天麻质量也就相近于乌杆天麻。

3.3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技术之三:蜜环菌包工厂化生产技术

天麻工厂化生产是建立在蜜环菌包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蜜环菌包工厂化生产技术,就不可能有天麻工厂化生产技术。天麻是一种食菌植物,天麻从白麻长成箭麻(商品麻),是蜜环菌和天麻种亲和后为其提供营养而长大的。蜜环菌是一种木腐菌,其营养来源是树木、落叶、腐植物、草、秸秆、粮食等等都可消化。传统天麻栽培方法,先用蜜环菌种培养菌材(即木棒),需半年至一年时间,菌材养菌充分成熟,然后栽培天麻,再生长一年,天麻长成商品箭麻。菌材培养不合格,就长不好天麻。传统方法栽培方法成败的关键技术是培养菌材和培养天麻种。优质菌材和优质天麻种是天麻高产的基础和成败的关键。实际生产中,60%以上的天麻种植户因为菌材培养不合格导致天麻减产甚至绝收。因为培养菌材的过程在野外进行,受自然、天气等因素影响较重,比如水分不足会导致菌材培养失败,而木棒在培养成菌材的过程中,因季节延误,下种不及时而造成失败更是常见的事,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种植天麻同其它作物一样,完全靠天吃饭。

本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蜜环菌包,代替原木木棒栽培天麻,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产量,更有效规避各种风险,成为一种高效可控的生产方式。

工厂化生产蜜环菌包,采用机械化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证。其工艺流程:采用最新面世的食用菌全自动生产线,具有原料搅拌机,装袋机,高压灭菌柜,无菌冷却室,液体发酵罐,无菌接种线等设备和工艺,蜜环菌包从一级菌种到三级培养(栽培菌包)生产周期由传统方法的6个月以上缩短到两个半月左右,成品率由传统方法的不确定性变为99%完全可控性。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成本减低50%以上。工厂化生产蜜环菌包技术的成熟运用,为工厂化生产天麻奠定了基础。人工菌包代替原木木棒栽培天麻,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工厂化生产天麻经济效益提高3倍以上。

4.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成本(麻种和菌包以自产价计算)。每平方米用菌包24个*3元/个=72元,杂木树枝条15公斤约15元,谷壳约10元,麻种1公斤约20元,人工成本约10元,水电费约5元,合计132元。1个温室栽培车间约360m2*132元/ m2=47520元。设备折旧成本约为2480元,则1个温室总成本为5万元。每平方米产出鲜天麻30公斤,1个温室产出10000公斤,以10元/公斤计价,产值为每平方米300元,1个温室约10万元。

周期3个月至100天,一年可生产3茬以上,1个温室一年可产鲜天麻3万公斤,年产值约30万元,利润为15万元。

5.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市场风险分析

工厂化生产天麻每天产出数量庞大,必须以鲜食市场为主,中药材市场为辅。企业需要建立全国销售网络,通过配送货运体系,以全国大中城市为市场目标,以各大超市为销售网点。

同时可以开发以天麻为原料的多种食品、饮料和酒类,做到物尽其用。

天麻可加工成干品,特别是天麻片,加工方便快捷,市场日益扩大,为天麻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工厂化生产天麻,使用天然原料并经过科学配方,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无污染,质量可控;生长环境优越,天麻形状外观漂亮整齐;通过杂交育种、改变培养基质、控制生长温度和环境因子等,改善天麻口感,提升天麻品质,使之成为美味食品,健康食品,新特食品,大众食品。天麻进餐厨,销量不可估量。

天麻工业化生产,为人类创造一种新型美味食品和新的食物来源,使天麻成为一种新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天麻产业提升为现代化农业产业,蕴含巨大商机

天麻代料工厂化周年生产可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有机结合,便于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企业也会自觉投入科研经费,走向科研前沿,因为企业只有创新才会有出路,只有做好基础科研工作,企业才能规避风险。

6.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问题探讨

6.1企业必须建立自主完善的科研育种体系

工厂化生产天麻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在设施、设备要求完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两种”(蜜环菌种和天麻种)的基础科研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科研育种体系,才能保障工厂化生产的既定效益。鉴于天麻品种和蜜环菌品种的不稳定性,育种工作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种子资源的收集、保存、筛选、复壮,人工培育等必须十分重视。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专业化的育种设备和专业资质人员。根据我们多年的栽培经验和实验结果,天麻的生物学转化效率在50%左右。因此,只要能做到拥有良种科学种植,产量和质量不仅都能够得到保证,并且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2工厂化生产原料来源问题

目前生产蜜环菌包主要原料为杂木树枝,果树换代产物,森林 抚育剩余物等,随着生产量的扩大,原料来源必须具备多种解决途径。本人通过研究试验和学习,发现以下解决途径:

(1)利用农产品原料如玉米芯可代替一部分木屑;

(2)利用食用菌废料可代替大部分木屑原料,本人试验用杏鲍菇废料代替木屑生产蜜环菌包效果很好,可满足多项指标;

(3)蜜环菌分解纤维素能力很强,直接用菌草代替木屑或配合使用,本人正在做配方试验;

(4)人工育林,栽培速生林,代料栽培天麻主要利用细嫩树枝,而多种速生树种再生能力特强,树枝用之不竭,这方面云南天麻产区已做得很好,值得学习。

6.3工厂化生产天麻种源问题

(1)种子储存问题。必须研究解决天麻种子四季储存问题。本人已作出试验:将天麻种经过药物消毒,风干水分,3-5℃储存5个月不变质,混入新鲜松杉木屑还可以延长储存期。储存方法要进一步试验。

(2)研究工厂化育种,使育种体系与生产体系相适应。天麻种和蜜环菌种是天麻产业的生命线,直接左右产业效益。工厂化育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试验。

(3)天麻种的种龄对天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笔者在陕南天麻产区考察发现,当地麻农全部使用本地红杆天麻1代种,不用乌红杂交0代种。虽然产量不高、效益不好,但是他们也不想改换其它种子。究其原因,一是本地1代种(1年半出产)长出天麻折干率高;二是乌红杂交天麻种容易烂天麻。这就证明:用老熟的种子生产天麻,折干率高,品质好,同时较耐储运,不易受伤,所以不烂天麻。而老熟种子是经过一个夏天的,育种需要在高寒山区进行,在低海拔育种,跨越夏天,种子容易感染病害,造成天麻腐烂。由此产生一个观点:在高寒山区培育天麻1代种即长龄老熟天麻种,可以提高天麻品质和产量。同时也存在另一个问题:目前使用的乌红杂交天麻种,1代种不仅分生能力差,没有产量,而且严重退化,极易染病,根本不能够使用。

新课题:寻找新种源,培育新的杂交天麻种。不仅能挽救老产区天麻产业,更能在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作用。笔者已进行了多年杂交育种亲本的选育工作,目前已成功选育出一个新的杂交组合,该组合杂交种在十堰地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产区试验,连续使用3代,仍达到每平方米16公斤商品麻产量,品种稳定性非常好。

(4)天麻反季节育种的利与弊。目前育种户为了能够当年收获高产的0代杂交种,都采用提前进行加温催芽的方法。提前加温催芽,早授粉,早播种,当年可以获得高产种子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过早催芽,扰乱了天麻生物钟,并且温室育种也会导致种子抗性差,易感病,带来多种影响和弊端。笔者已试验成功天麻花粉种隔年播种方法,可进行顺季节自然开花育种,翌年春提前播种,可于2-3月播种,当年能收获长龄老熟天麻种,彻底清除反季节育种之弊端。

7.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7.1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的意义

(1)它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在天麻种植产业的实现,为整个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开启了一个示范工程;

(2)天麻产业实现升级,天麻将发挥传统的既是药材又是食材的药食两用功能,特别是在食材领域的发展空间广阔,它成为人类新的食品来源,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类已经进入重新思考饮食结构调整问题的时代。很明显,菌类食物和药食两用植物对人类健康有积极影响,人类需要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抗毒能力,研究药物不如研究食物,因为病从口入。地球森林面积是耕地面积的3倍,人类由于健康的需要,逐步把目光投入到占地球陆地面积31%的森林上来:人类将进入食木时代。

7.2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的社会效益

(1)传统生产方式种植天麻需要进入林木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的山上去作业,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人工作业难度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低。工厂化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高,老年人也力所能及。这样以来,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拓展,就业市场变得更加宽阔。

(2)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必须依赖本地资源,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就地发展。

(3)天麻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是复合型产业,产业链较长,一业兴百业旺,可带动多种相关产业发展,可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引擎产业。

(4)集约化生产方式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对接以及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还有利于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执行。

7.3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的环境效益

(1)人类进入食木时代,不必担忧会吃掉森林;相反,人类会更加珍惜森林,更加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并同时保护环境,因为森林  是人类居住环境的需要,同时还是食物来源之一。

(2)集约化生产促使人们走出大山,把森林留给野生动植物当作乐园。

(3)代料天麻种植只能利用细嫩树枝,这从客观上限制了砍伐树木,而细嫩树枝和杂灌枝条是可再生资源。

(4)产业发展会引导人们开源节流,研究利用更多的可用资源,培植更多的林木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

8.天麻工厂化栽培其他模式探讨

8.1 天麻传统主产区面临产业危机

笔者调查陕南天麻产区的生产现状,得出一个结论:天麻传统主产区面临产业危机,其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麻农们栽培天麻多年,能砍的树几近砍完;二是能种天麻的地也基本种完;三是由于粗放栽培方式效益不高,致使很多以天麻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欲罢不能、进退两难。因此,要把目前的危机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契机,天麻从业者需要用新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生产方式。而本地有利条件很多:一是资源丰富,生产代料天麻的细嫩树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农村闲置房很多;三是以村为单位建设的扶贫车间或其他厂房到处都有;四是麻农具有天麻情怀,具有从业愿望;五是民间对天麻产业有很高地投资热情。

因此可推进天麻代料栽培技术与小规模工厂化室内立体栽培技术。

8.2小规模工厂化栽培模式特点

(1)因地制宜。根据资源环境和市场、资金等要素,灵活掌握,比如在高寒山区可实行一年一茬的生产模式,进行室内立体栽培。

(2)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厂房甚至是大棚,进行立体栽培天麻。

(3)可以村为单位建立简易车间,有些地方可利用已建成的香菇制棒厂生产蜜环菌包,实行集中制菌,分散栽培的方式栽培天麻。农户还可利用冬闲时间集中起来生产菌包,春季分散栽培天麻。

就地取材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如陕南可将大量的栎树叶与泥沙土混合做成填充物;而低山平川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可以购买果树木屑生产菌包,这在陕西价廉物美。

小规模工厂化栽培模式可迅速解决老产区产业升级问题。(作者:贺祖海)

标签:
  • 学习食用菌种植
  •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